在全球極端氣候加劇的時刻,近年來淨零轉型成為最夯的政策倡議。要如何落實淨零轉型 ? 農食領域也有淨零轉型的挑戰嗎 ? 讓我們在這篇文章當中逐一分享給大家認識。
淨零轉型 : 將各種物品生產,以及服務,以零碳排放作為產業轉型策略的環境倡議。
要如何在製造商品,或者是提供服務的過程降低碳排放 ? 已經成為全球面對氣候變遷的時刻重要的課題。 在台灣,農食領域確實也還存在可以改善碳排放的議題。 舉例來說 : 農業廢棄物的焚燒,時常帶來空氣汙染,也增加了環境的碳排放量。 如果可以透過堆肥化再利用,或者是製作成生物炭,並應用回農地的栽種過程。 相較於純焚燒而言,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,同時可以將生物炭封存在土壤之中。
要如何盡可能將增加在土壤當中的生物炭? 就成為重要的關鍵。一般而言,如果我們用耗氧式的焚燒,我們在燒炭技術還沒有進步的年代,大概成炭率大約10%,如果用磚窯悶燒的方式,大概可以增加到25%。但這個成炭率也同時和我們選定的材料而產生差異性。在100年前的製炭技術,也只有木質偏硬的 龍眼、荔枝、相思、檜木這些木材才有辦法順利成炭。 換句話說,為了要得到木炭,砍伐需要幾十年長大的樹木只為了成炭,其實會有另外的環保疑慮。
但枯枝落葉和修枝很小,要怎樣可以成炭? 而稻草這些草本的材料是否也可以成炭? 就成為在生產過程需要面對的技術革新。在我們的服務案例當中,透過電窯設立進行「厭氧高溫裂解」的製炭過程,可以將枯枝落葉,包含稻殼在內都完美成炭。 燒出來的炭,不只是形狀和送進去爐子的形狀一致,成炭率可以高達30%。 也就是說,大部分的乾燥的枯枝落葉,近乎都成為了生物炭留了下來。
2020年,我們在花蓮玉里開啟無毒米的契作,遭逢嚴重的稻熱病損傷。因此開啟我們對於生物炭的認識,並實際應用在水稻的栽培上。 元沛農坊對於無毒栽培的過程有許多堅持,在確保能提供給客戶取得健康的稻作,下了許多的技術功夫。然而碰到了稻熱病的問題,又必須讓生產出來的稻米符合客戶的需要,就成為栽種過程當中極為困難的挑戰。 每逢病害嚴重的時刻,就是農民面對「藥與不藥?」的兩難時刻。但對於農產品零檢出的目標,在艱困的時刻要如何面對這個難題,就是我們在2020年契作時刻最傷腦筋的事情。
透過我們的栽種紀錄和觀察,我們記錄到三項在地耕種上的挑戰 : 沙質地、氣候悶濕、栽種過程當中記錄到日夜溫差大的頻率高。 在玉里這個地方,因為稻米的耕作地,多半都是沙質地。導致肥料容易流失,施肥量都必須增加,但因為施肥的量增加在氮肥的控制做的不好的狀況,就容易造成水稻吃太多氮肥而容易感染稻熱病,加上插秧的密度高的情況,在悶濕的環境當中就容易加劇稻熱病的問題。
為了針對這個難點,要如何再栽種的源頭,就可以設法保住施灑的肥份,避免因為肥料使用因素造成的稻熱病問題 ? 我們就嘗試使用了炭化稻殼這項材料。 由於炭化稻殼的矽含量相對於其他炭資材高,經過高溫裂解的製程,可以產生幫助水稻變的硬挺的矽酸,多孔隙的特質可以吸附肥份避免肥份流失,減緩沙質地容易流失肥份的問題。
在這個想法乍現之後,我們也同時透過花蓮縣玉溪農會與我們合作,一起倡議稻殼返田。和在地的家政媽媽與農民一起合作,在我們的試驗田區一起用炭化稻殼畫上象徵玉里鎮的熊掌,在打田的前夕,讓相當於6公噸的稻殼,做成炭化稻殼進入田區之中,加上描邊的新鮮稻殼,總共幫助了10公噸的稻殼返田。 這次的計畫也同時邀請到花蓮農業改良場、工研院中分院,以及中興大學楊明德教授實驗室 AIPal團隊和我們一起實行這次的計畫。 透過先進的GIS技術,畫下熊掌的圖樣,最後透過稻殼與炭化稻殼描邊,在75公尺的高空留下美麗的田區相片。
經過炭化稻殼進入田區,和栽培細節的調整,一片健康的水稻,映入眼簾。為這次的倡議留下好的結果,也讓我們對於炭化稻殼的使用信心大增。 減少使用肥料、避免了稻殼的焚燒,同時增加了土壤的炭封存。顯示農食領域的淨零轉型,其實只要透過好的技術,可以解決農業廢棄物焚燒的空汙問題,同時也解決了農民栽種的難點,這樣的淨零轉型很酷對吧 !